这几天都在为保险头疼。 原来已定好买友邦,表都填了。拿回家给LP签字前网上一查,发现很多反面的意见,包括年初深圳有一些人因为保险条款太苛刻而联合状告友邦类似的大病保险,要求全额退保。当然了,也有不少人觉得这个产品不错。两边的评论搞得我犹豫了。看来还得咨询一下身边的朋友们到底是买马上被保监会停售的返还型,还是买消费型。
其实已经不是第一次被网络信息搞糊涂。6月份买冰箱的时候就发生过一次,我是信任西门子的,可是网上很多人批评噪音大、性价比低之类,也是让我犹豫了颇长时间,最后以至于冰箱终于买回来后的声音搞得自己烦躁无比。所以现在有个疑问是,网络的发展,使得信息变得越来越丰富。但是当信息泛滥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到底是提高了我或者我们的工作效率还是降低了呢?或者是使我快乐了还是痛苦了?Google之类搜索引擎当然能够让我在浩如烟海的internet中快速找到相关的信息,但是无法准确告诉我哪条信息可信度高,哪条信息的发表者更权威、更专业,哪条更切合我的要求。至少我觉得Google的PageRank技术还做不到很准确。
相对于网上的信息,论坛里的评论,一般人都会认为身边同事、朋友的评论将更可信。或者说生活、工作圈子性质一致的人作出的判断将更有用,因为需求会类似。想想,豆瓣网的模式实在很好。根据你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听过的音乐,你能发现什么人跟你有相同的爱好,也就是品味类似,那么他们读过的看过的听过的有很大可能你也会喜欢。豆瓣由此在网页上就会列出“猜你会喜欢……”的列表,还有列出友邻的最近动作。这样实际上是帮助用户把信息过滤了一遍,把最有用的提取了出来。我想如果其他信息也能如此过滤,就不存在我前面的问题了。这是搜索的下一步?此所谓WEB2.0的方向?此所谓更完善的人类意图数据库?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